分卷阅读87
作者:拾玖景观      更新:2023-08-01 13:37      字数:2104
  子靠啥吃饭?”

  “爹,改了之后,只要咱在厂里上班,每月都有薪水使着,足够咱一家人吃饭

  穿衣用的……况且,国营单位福利好,吃喝拉撒、寻医问药,还有娃娃们上学都由公

  家管着,一点也不用自个儿操心……还有啊,没准咱家还能搬到省城去,这对俊霞、

  俊生,还有冬娃上学都有好处……”

  听到这里,章存林也有点动心了。

  他想,为娃娃们的将来考虑,就改了吧?

  可这事说着轻巧,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。

  首先,叶家那边能答应吗?即便叶家同意了,那商业局能批准吗?

  “章记”可不同于“叶记”,这边充其量不过是个小作坊,哪值得公家费那么多

  心?可冬娃娘说机会难得,得牢牢抓住才是。

  于是,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这事,我去跟启宽也说一声,如果他那边没啥意

  见,那咱就改了吧……”

  徐甜甜见爹松了口,心中大喜。

  不过,就像爹担心的那样,这不过是第一步。后续,如何说服叶家才是关键所

  在。她想,这事恐怕还得叶先生出面,可那人远在异国他乡,一时半会的还回不来。

  于是,跟爹说道:“爹,事不宜迟,这事得赶紧定下来……若启宽大哥那边没意

  见,咱就给叶采办回一封信?把这个开酒厂的想法说一下,先听听叶家那边的意思?”

  “好……”章存林点了点头。

  这时,他也想到了叶先生,就补充道:“冬娃娘,晚上我让启康给叶先生也写

  封信,把这个意思也说一下,当初咱家能和“叶记”搭上线,还多亏了叶先生在后面

  帮衬……”

  “嗯……”徐甜甜咧着嘴笑了起来。

  她知道,那人一看到信就会明白的。

  也一定会帮忙的。

  她相信他,正如他相信她一样。

  *

  背街那边,章启宽正系着皮围裙,在酒坊里忙着。

  见爹匆匆而返,面带喜色。

  他心里一松,赶紧停下了手中的活计。

  听了爹的打算,他皱了皱眉头。

  做生意多年,权衡利弊一向出于本能。纵然心里再舍不得,也得认清当前的形

  势。几经犹豫之后,便点了头。

  当天下午,他就提起笔来,给叶采办写了一封回信。

  还亲自跑到邮电所,投递了出去。

  他回到铺子里,感觉心里空落落的。

  这可是爹一手创办的产业,里面投入了多少心血?

  也唯有他最清楚。

  可有舍,才有得。现在咬咬牙,没准以后就好过了。想想家里的那几个娃娃,

  如果都能去城里读书上学,恐怕比啥都强吧?

  对未来,他既惶恐,又充满了希望。

  他觉得,冬娃娘“和离”之后就变得特别起来,那眼光更是杠杠的。爷爷还偷着

  跟他说,冬娃娘是玉皇大帝之女下凡,浑身都透着一股子仙气儿,是专门来保佑咱

  家的。

  对爷爷的话,他半信半疑。

  可冬娃娘眼界颇高,这一点倒是能确定。

  相信她,准没错吧?

  半个月之后,叶采办回了信。

  说东家已知道了这事,说是先考虑一下。

  他和爹看着信,心知这事难办。

  那叶老先生都想提前退位养老了,恐怕也不想给自己找这桩麻烦。这时候,他

  才明白冬娃娘口中的“机会难得”是啥意思了?也难怪她这么急火火的。

  现在,叶家那边虽然没一口回绝,可也未明确答应。

  难道这事就这么搁下了?

  眼瞅着那“改制”就要开始了,还真是令人心焦啊。

  *

  章存林自然不会轻易放弃。

  收到回信的当天,就把这一结果告诉了冬娃娘。

  徐甜甜见爹着急,就笑着说道:“爹,这事有点突然,叶老先生的反应也在意

  料之中,咱家不是还给叶先生写信了吗?下一步就看叶先生的了……我觉得这事啊,

  还是有希望的,咱家就再等等吧……”

  “呃……”章存林也定下心来,不知叶先生收到信了没有?

  一家人抱着一线希望,耐心地等着。

  到了四月,省城那边的叶采办果然发来了一封信。

  说是东家考虑好了,答应把“章记”黄酒挂到工坊名下,具体事宜最好是当面商

  议一下。另外,东家和商业局那边的廖局长也打了声招呼,那边对扩大黄酒生产一

  事,也挺感兴趣的。

  “呵呵,这事一定是叶先生帮得忙吧?”章存林读着信,又惊又喜。

  “嗯,我觉得也是……爹,这事多亏了叶先生……”章启宽笑道,对爹结交的这位叶

  先生,颇有好感。

  “那……咱家就商量一下,这就出发去省城?”

  “好咧,爹……”

  一家人聚在一起,商议之后。

  最后,章存林决定带着启宽和冬娃娘一起去省城。

  这一趟,可是关乎到家人的未来生计,他不得不慎重考虑。即便女子出门再不

  方便,也得带上冬娃娘。

  也唯有这样,这事才能商量出个结果来。

  *

  明天,就要去省城了?

  对徐甜甜而言,这个跨度可真够大的。

  她原本计划着,能从村里挪到镇上,再从镇上搬到县里就顶了天了。

  可没想到这一下就去了省城?

  对那座古老的城市,她是既熟悉又陌生。

  熟悉的是她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,陌生的是这是五十年代的春城,与后世有

  很大的不同。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,恐怕都是两样吧?

  婶子和凤芝听了,羡慕不已。

  冬娃见娘要出远门,也想粘着一起去。

  徐甜甜心一软,就想带着冬娃出去见见世面。

  可一想到要出门谈事,带着个娃到底不方便,也显得不够尊重,只好硬下心

  肠,把冬娃托付给了婶子和凤芝,让她俩帮着照看。

  冬娃哼哼唧唧的,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。

  她只好哄着他,柔声说道:“冬娃,娘去城里谈事,等回来了给你捎一包方块

  糖吃……”

  哄了好一会儿,又有糖勾着,冬娃才打起了精神。

  还和她拉了勾,说下次去一定要带上他。

  当晚,徐甜甜收拾了一下。

  她对着镜子,换上了那件蓝碎花布褂子和宽脚黑裤子。还把头发从中间分开,

  梳了两条麻花辫子,然后盘在了头顶上,显得十分俏丽。

  反正,她不想在脑袋后面窝着那种大发髻,一副农村小媳妇的样子。

  这进城可不比别的,城里的年轻女子早就时兴剪短发